四年一度的奧運會,在掌聲與歡呼聲中甫落幕,相信熱愛運動賽事的觀眾,也為此犧牲了不少睡眠時間,期間,可見全球頂尖的運動員,在運動場上一展身手,為國家榮耀而戰;而運動員,不只是賽場上的明星,更是一個個獨特的品牌。從傳統的球衣背號到個人Logo,再到自創的運動品牌,運動員商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據此,我們由商標的角度來看,為何運動員需要自己的商標?
1.品牌辨識度: 商標是運動員的獨特標誌,能讓粉絲一眼認出,建立強烈的品牌形象。
2.保護智慧財產: 商標能有效保護運動員的智慧財產權,防止他人未經授權使用其姓名、肖像或Logo,維護自身權益。
3.拓展商業版圖: 商標是運動員拓展商業版圖的基礎,可以授權給其他廠商生產周邊商品,增加收入來源,以彌補長時間投入訓練的成本。
4.提升品牌價值: 有了商標,運動員可以更有效地經營個人品牌,增加市場價值,吸引更多贊助商。
而前述的理由,與商標的設計方式也存在相當的關係,可能有些僅係為了防止他人未經授權濫用,有些則是有計劃的規劃未來品牌的發展,常見的商標設計類型如下:
1.姓名商標: 直接使用運動員的姓名作為商標,是最常見的方式。
2.肖像商標: 將運動員的肖像設計成商標,具有強烈的視覺辨識度。
3.Logo商標: 設計一個獨特的Logo,代表運動員的個人形象。
4.口號商標: 一些運動員會創造獨特的口號,並將其註冊為商標。
以下,我們就從幾個我國知名的運動員與全球知名的運動員所擁有的個人品牌,來觀察這些有趣的商標設計,當然,商標設計存在主觀的美學認知,沒有好壞之分,端看消費者與支持者是否認同,讀者業可自行觀察是否有發現其設計的巧妙與細節。
我國男子桌球運動員「林昀儒」,就係以自己的中文姓名與簽名形式申請商標。
我國女子羽球運動員「戴資穎」,其商標設計包含其英譯姓名「Tai Tzu Ying」之縮寫「TTY」,再藉由文字排列組合成像是鑽石造型的設計,又因「戴資穎」反手拍強而有力,特別將Y改為小寫並反轉設計而成代表性的招式,佐以Q版的人像揮拍設計,為姓名、肖像與logo商標之結合。
我國男子柔道運動員「楊勇緯」,該商標設計,其個人的社群上曾說明,商標的上半部,係以姓氏「楊」的日文片假名「ヤン」為主要設計元素,經過翻轉並幾何圖型化後,呈現出「楊勇緯」穿著柔道服正姿站立的樣子;而商標的靈感來源,同時也來自「楊勇緯」得意技「三角固」的俯瞰視角,蘊含有多重的特殊含義,而商標下方則佐以「楊勇緯」姓名的英譯縮寫「YANG Y.W.」,為姓名商標與logo商標之結合。
另,再舉籃球強權美國夢幻代表隊的成員「Stephen Curry」之個人品牌為例,這個看似半邊翅膀的設計圖,除展翅高飛的意念外,細看還可發現許多玩味細節,包含其姓名首字「S」&「C」,而最上方的一撇,除前述羽翼發想,尚可與其英文組成一個左手比三的手勢,象徵其強大的三分投射能力,及進球時比出之個人手勢,將所有個人特色融合在商標中,實屬卓越之設計方式。
由上述的舉例可見,運動員商標是運動員個人品牌的重要資產,能夠為運動員帶來多方面的益處。然而,打造一個成功的運動員品牌並非易事,除了需要運動員投入大量的心血和精力,在該專業領域取得實績,讓世人矚目;在品牌的規劃與行銷上,同激烈的商業競爭般,也需要投入相當的資金與背後團隊的設計與合作,來與成績相互輝映,始能取得平衡與勝利;同樣地,無論是企業或個人在一開始的品牌設計與規劃時,是否也應善盡評估,加入更多的巧思與細節,爲品牌的開局,先搶下一顆好球。CIPO